當有人聽說我作為一名法律大專生能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后,頗感意外,因為其身邊不少人連續多年參加司考,卻屢試不第,總差那么幾分,還聽說北京有一名“準律師”,連考十年,屢敗屢戰,精神十分可佳。說他們對法律不感興趣不太公平,他們中有的長期從事法律工作又連年征戰于司考,本身就說明他們對法律這個職業比較眷戀。但為何總是拿不了360 分呢?分析其原因之一,學習方法的不正確恐怕還是關鍵。分析他們失敗的原因,大概有這么幾種:
1 、死記硬背。死守學歷教育考試的經驗做法,忽視了司法考試的實踐性和靈活性,概念條文記得清楚,碰到案例就沒轍,當然事倍而功半。
2 、重點不明。認識一位司考落榜的研究生,在每本指導教材的幾乎每一頁上打滿了下劃線,感覺每句話都很重要。要知重點過多,就沒了重點。再者,除了基礎理論外,教材基本上是法律條文的演繹,而歷年考試絕大多數試題是緊貼法律條文定題,舍近而求遠,焉能不累?
3 、濫做習題。許多人認為做模擬題對司法考試很重要,其實是錯誤的,做真題才是最最最重要的。不少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4 、脫離實際。記得有一位學友,先后參加了三次司考,均未過關,看書很刻苦,卻總感覺今年還不如去年懂,問題就在于不善聯系實際,沒有舉一反三哪來融會貫通?
結合本人復習備考的體會,我覺得在學習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周密制訂學習計劃。參加司法考試的考生在職的較多,一般不可能有整塊的時間進行脫產式學習,需要制訂一份適合自己的計劃。
我把它分為兩個階段:
前期為基礎階段,從考前四個月至一個半月,主要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系統復習,按照考試大綱要求把所有內容過一遍,側重點是民法和刑法基礎理論,這些內容是司考的重點,也是出題的難點,靠短期的突擊很難湊效,民法、刑法學好了,司法考試就過了一半。
后期為沖刺階段,離考前一個半月,主要是整理知識點,彌補薄弱點,強化憲法、法制史、訴訟法、經濟法中需要記憶性的內容,做全真模擬習題,如果可能的話考前二十天請假集中時間復習。
二是購買一套權威的復習資料。當前,各種司法考試資料充斥書市,良莠不齊,尤其是在今后司法部不再指定教材的情況下,更要慎之又慎,最好是選擇權威法學人士編撰的教材,教材的章節與當年考試大綱相同的為佳。
三是突出學習重點。司法考試復習一定程度上說就是減負的過程?;A性的教材一般都洋洋灑灑數百萬言,加上司考大綱內的一百多部法律、司法解釋,光把它們讀一遍需要好幾個月時間,更何況要達到理解、記憶和運用。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抓重點。
四是認真做題。只有大量在網上的司法考試題庫做題,尤其是大量做真題,才能提高考試時答題的速度和準度。
Copyright ? 1999-2017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