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鳳林 ]——(2025-7-31) / 已閱109次
三方機制是落實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維護勞動者權益,實現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促進企業增效的有力法寶。三方機制是根據國際勞工組織1976年144號《三方協商促進國際勞工標準公約》規定,由政府、企業和職工就制定和實施經濟和社會政策進行的交往和活動。
最近,筆者就三方機制特征、意義、內容與適用進行思考,撰文如下:
要點一:明確三方機制特征
三方機制特征為: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發揮三方協調機制作用,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企業提質增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新時代經濟全面振興發展。二是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維護勞動者權益,實現共同富裕是三方共同追求的目標。三是勞動立法、經濟與社會政策制定、就業與勞動條件、工資水平、社會保障、簽訂、勞動爭議處理等為三方機制聯動運作提供了基礎和前提,三方聯合調查、聯合發文、聯合檢查、聯合培訓,形成黨委重視、三方配合、部門聯動工作格局。
要點二:明確三方機制意義
新時代適用三方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落實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深化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推動新時代經濟全面振興發展的有力法寶;是推動工會維權機制建設,解決勞動關系突出問題,促進政府、雇主、勞動者三方相互了解和良好合作,落實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規范勞動用工,維護勞動秩序,穩定勞動關系,發展國民經濟,提高公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方法。
要點三:明確三方機制內容與適用方法
三方機制是建立新型勞動關系、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構建工會工作社會化格局的重要平臺。一是遵循“主體協商、三方指導、國家調控、依法規范”原則,加強縣鄉、社區多層級三方機制和產業三方機制建設,擴大三方機制覆蓋面,形成完善的網絡體系。二是學習貫徹《關于建立健全三方協商機制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推行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法規,拓展社會對話范圍,建立健全勞動關系預警預報、勞動爭議調解處理、勞動法律援助、勞動法律監察監督等機制,深化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提高勞動關系治理法治化水平。三是加強三方機制組織體系建設,圍繞勞動關系的建立、運行、監督、調處等環節,堅持勞動關系三方共同參與原則、平等協商原則、合作原則、國家與社會公眾利益優先保障原則,做實做強三方機制。指導基層工會開展集中要約活動、簽訂集體合同,鞏固集體協商建制率,搞好協商指導和合同履約審查備案,推動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擴面提質增效。四是加強三方機制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構建"黨政主導、工會力推、各方配合、企業和勞動者參與”的集體協商工作模式,實現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機制常態化。強化對企業、行業、區域性基層工會指導服務,擴大三方機制的社會影響,提高公眾認知度和社會影響力,為三方機制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總工會 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 徐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