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濤 ]——(2005-4-21) / 已閱7635次
我們應該拿什么給孩子“養(yǎng)眼”?
打開電視,各種“床上活動”頻繁出現(xiàn);登上網(wǎng)絡,黃色信息泛濫成災;走出戶外,廣告上身穿“三點式”的女郎在搔首弄姿。孩子們的眼睛到處受到污染。
如今,孩子們坐車也不寧靜了。 “一抬頭全是男女生殖器之類的字眼,真是太尷尬了。”1月18日下午,讀者顧女士致電《北京晨報》熱線稱,她上午乘坐的公交車內(nèi)的廣告,全部是各醫(yī)院治療男科、婦科各種疾病的內(nèi)容,而且反復提及男女生殖器等敏感字眼,看著十分尷尬。(《北京晨報》1月19日)
沒錯,這些廣告正如北京市公交廣告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的那樣,都有完備的手續(xù),可能按照現(xiàn)行的法律,它們都不違法。而且,它們內(nèi)容如同一些搔首弄姿的女郎畫面一樣,可能恰恰適合了一些成年人的需求,是一些成年人的“養(yǎng)眼”保健品。可是,不要忘記,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多樣年齡的人群組成的社會,有成年人,有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成年人的“養(yǎng)眼”保健品可能就是未成年人的污染品,染污了眼晴,進而污染了心靈,為害莫大。
因而,在世界上,那怕是性觀念最為開放了一些西方國家,他們都堅持了“色情”的兩個最低認定標準,一是不能強迫他人觀看;其二是要回避未成年人。因此,我們看到,他們的電影要分級,打出“少兒不宜”的字樣,不像我們國家一些影院一樣拿來當作吸引觀眾,而實在是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線;他們有電視有艷情電視劇,但是要在深夜播出。
既然許多適合成年人“養(yǎng)眼”的電影、廣告之類的東西,可能是危害未成年人毒品。那么,在成年人與未成年人都要出沒的空間和地方,那些不適合的未成年人的東西就絕不能出現(xiàn)在這些空間和地方,只適合成年人的“養(yǎng)眼”品還是躲著未成年人,在特定的空間、特定的時間出現(xiàn),這樣才能建設一個成年人與未成年都能“養(yǎng)眼”的和諧社會。
回過頭來看,那些在車廂兩側(cè)上方的廣告牌內(nèi)容全是治療各種男科、婦科疾病,而且不少廣告詞中還非常“刺眼”地反復寫著男女生殖器官的名稱。公交車是一個人群最為密集的地方,孩子經(jīng)常出沒于此,除非每次乘車時都像一位乘客所說:“捂著孩子的眼。”否則,我們怎能不指望這孩子的眼晴不被污染、心靈不受沾污?
看來,我們不僅迫切需要對電影、電視劇進行分級管理,對廣告也需要進行分級管理與發(fā)布,多拿出些健康的、綠色的圖畫和廣告給我們的孩子們“養(yǎng)眼”!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 楊濤 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碩士 郵編:341000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個人博客:浩瀚法網(wǎng) (http://tao1991.fyfz.cn) 歡迎光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