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論民事訴訟中的再審程序

    [ 鄭治虎 ]——(2003-10-15) / 已閱62598次

    現行的民事再審,在追求絕對真實的訴訟觀念指導下,對再審案件做了寬統的規定。其中,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應當再審的這一規定,不受舉證的時效限制的隨時提出主義,表面上是為再審申請人創造了很多的條件,實際上忽略了對方當事人的訴訟權益,造成雙方當事人權利的不平衡狀態。
    4. 違背兩審終審原則
    現行審監制度的無限申訴、無限再審特點,使申訴主體、申訴時間、審級及申訴和再審理由等諸多方面毫無限制,導致訴訟秩序混亂,使二審終審制形同虛設,終審不終;使終審裁判所涉法律關系的穩定性受到挑戰,嚴重影響終審裁判的既判力。
    5. 審級安排不合理,原法院不應再審
    本級法院自身存在再審條件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集中表現和物化為原已作出的確有錯誤的生效裁判,所以要依靠本級法院擺脫其局限性,自行提起再審糾正原判就較困難,因此,這種由原審法院自行再審的程序,在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體系中是比較薄弱的環節。而由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再審,糾正下一級法院錯誤的裁決,在再審程序的實際運行中也遠比原審法院要順暢得多。由上一級法院再審能最大化地滿足當事人的訴訟心理要求,無論再審結果如何,當事人都比較容易接受。同時,這樣還可以減輕下級法院這方面的負擔,使其集中精力處理好一、二審案件。另外,由于申請再審案件和范圍作了限制,實踐中申請再審的案件也會大大減少,從工作量上考慮,上級法院也是可以承受的。
    6. 未審先定,本末倒置
    任何不受制約的權力都將導致專橫。我國再審制度賦予法院過大的提起再審權,以原裁判有錯誤為惟一條件,別無其他實體要件限制。這一方面等于先定后審,不符合程序中立性
    的訴訟原則;另一方面再審程序的啟動無客觀具體的標準,全憑法官的主觀判斷,是誘發實踐中“人情案”、“關系案”的重要制度因素。

    六、 完善我國再審制度
    1. 正名
    我國將再審程序統稱為審判監督程序,這種稱謂是不科學的,筆者認為再審程序的稱謂更為科學。因為審判監督程序應當僅指法院內部的監督,而再審程序則可以由當事人或檢察院提起。
    2. 更新我國立法指導思想
    1)堅持處分原則放棄職權主義思想
    處分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重要原則之一,其內涵是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自己的程序利益及實體利益作出安排,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訴訟雖然是公權性救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國家的意志,但民事訴訟畢竟不同于刑事訴訟及行政訴訟,其解決糾紛屬于“私法”領域的權利義務,當事人理應有自我決定的權利。在訴訟制度的設計上,許多國家充分考慮到這一要求,在程序的利用、審理對象的確定及證據方面,當事人應當有相當大的選擇余地。當事人處分權的行使,構成了對法院的實質性約束。既然民事訴訟法尊重當事人對于一審程序和二審程序的選擇權,那么也就應當尊重當事人對再審程序的選擇權。這樣才能在訴訟中建立起公權力與當事人處分權之間松緊有度的制約機制,才能使訴訟在更多地符合當事人愿望的情況下進行。
    2)堅持法的安定性和程序公正原則放棄“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思想
    法的安定性是西方國家再審程序廣泛適用的理念,尤其在判例法國家,因確定的終局裁判即有創制法律規則的功能,科學地對待生效裁判被置于突出的地位。而我國民事再審制度沿襲前蘇聯民事訴訟的模式,將發現真實進而維護當事人權益作為惟一的法的價值目標,進而將再審制度作為糾錯的基本手段,此為輕程序重實體誤區的又一表現。訴訟的目的雖在于發現真實,但不可能窮盡證據,以至于重現客觀原貌,現實的選擇是,訴訟目的只能在保障程序公正的基礎上實現實體公正。就再審個案來講,不必為追求個別的真實,而犧牲一個程序公正的確定裁判,從而損害法的安定性,因為再審程序須廢棄確定的終局判決而重新裁判。現行法律規定的“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原則,在法律上存在極大的不科學性。該原則不僅不合適,而且不可能實現,同時還會帶來很大的危害,種種不良的法律現象,正是該原則指導下的產物。
    3. 取消法院依職權提起再審
    法院作為居中裁判者,如果又充當再審提起人,混淆了訴訟權和審判權,與訴審分離相矛盾�,F實中人民法院自身啟動再審和檢察院抗訴,絕大多數來源于當事人申訴。因而既然規定了當事人有權申請再審,國家司法機關依職權啟動再審就沒有重復規定的必要。
    4. 取消檢察院抗訴再審
    訴訟請求權是一種私權,私權在法律上,普遍認同私權自治的基本規則,對這一領域的權利行使,國家一般不干預或少干預,否則會導致對當事人處分權的侵犯,這是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國家的普遍做法。而檢察機關抗訴引發再審是國家職權干預私法領域私權的表現,有損訴訟的公平與效益。
    現行檢察機關的抗訴監督存在諸多弊端。如給抗訴下指標,對非終局裁判大量隨意地提出抗訴,以“檢察意見”、“檢察建議”等種種不當形式代替抗訴職能,受利益驅動而抗訴等等,這既有損國家法律尊嚴,又浪費了大量的訴訟資源。
    5. 確立再審上訴制度
    在重新確立民事再審的受理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使當事人的再審申請權利得到保護,應設定將當事人的申訴上升為再審之訴的制度。當事人只要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再審,符合形式要素,法院即應受理,并進行司法審查。借鑒國外的經驗,再審之訴是當事人請求司法救濟的訴訟權利的體現,再審程序幾乎普遍是由當事人的再審之訴直接引發。無論當事人的再審之由是否妥當,無論法院是采取實質審查還是形式審查的再審立案標準,總之,法院不能對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無限期地置之不理。只要當事人提出再審之請求,即意味著再審程序的啟動,哪怕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致使案件不可能進入重新審理階段,那也意味著當事人的再審之訴得到了司法之回答。
    在確立再審上訴制度時應考慮如下因素
    1) 應將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審查作為決定是否再審的前提條件,主要是因為如果缺乏這一過程,則無法確定當事人的再申請是否符合再審條件。又因為對再審的審查對案件再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應規定必須組成合議庭,采取合理的方式,在合理的期限內審查完畢。
    2) 再審事由的明確具體,既有利于當事人行使其訴權,也便于人民法院審查決定是否應當對當事人提出的再審之訴立案再審。故立法時應體現“受理松,立案緊”這一理念,對現行再審立案標準進行改革并予以細化。
    3) 要縮短申請再審期限,其最多不應超過三個月
    4)  要限制當事人申請再審次數。我們認為,對當事人申請再審次數應當限定為一次,不能允許多次受理申請再審。
    5) 關于再審時限,由于現行訴訟法沒有明確的規定,便時常導致案件的審結無期限,頻添當事人訴累和對法院的抱怨,導致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因此,規定再審案件的審理期限便顯得十分必要。再審案件因為只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內容進行審查,它并不比一、二審來得復雜,故其審理期限以三個月為宜。
    6) 應將當事人提起再審之權利統一確立為再審之訴權人民法院受理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后,需要調卷書面審查,詢問當事人或者舉行聽證和證據交換,這些活動必然耗費一些司法資源,因此有必要收取50—500元的再審審查費。案件決定再審后,進入正常的再審程序,應當收取訴訟費用。
    6. 嚴格再審事由
    再審程序作為一種例外,非常之司法救濟程序,在啟運這一程序時,對民事再審的對象應進行一定的限制,以便將無限的申訴變為有限的申訴。特別是既要考慮維護司法公正的需要,也要充分考慮訴訟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在追求程序安定和個案公正的這一矛盾中,進行合理的取舍。
    因此應對再審對象作出應有的限制,應對下面三種情形作出不予再審的排除性規定:
    1、當事人放棄程序責問權的。大陸法系各國大多作了相同的規定。之所以承認放棄責問權不得再對抗有瑕疵的行為,其目的在于維護程序安定。有責問權的當事人如果不行使責問權,則喪失陳述機會。
    2、庭審中當事人證據失權的。雖然從實體正義的角度,新的證據或許足以推翻原判決,但從程序正義的角度,既然程序已經規定了證據失權,即使該證據是真實的,也因為沒有證據效力,而不再具有法律上的意義。
    3、無糾正必要的。這主要是防止產生新的社會矛盾,浪費國家司法資源出發。如小標的案件就沒有再審的必要,人民法院不應當無視人力、財力和司法資源,縱容當事人為了幾百元、幾千元的案件,花費上萬元甚至更多的訴訟成本,去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所謂“公正”。不應當無視一方當事人的利益,被另一方當事人無休止的折騰,一次又一次進行著毫無意義的“糾錯”。

    參考文獻:
    1.《民事訴訟法學》 常怡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4年版
    2.《民事再審程序之改造》李浩《法學研究》2000年第5期
    3.《訴訟法與律師制度》 陳桂明 宋英輝 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不卡 | 亚洲va中文字幕 | 手机看片神马午夜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tv已满18点击进入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777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 |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 成人久久在线 | 中国女人毛片 |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 114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 97在线碰碰观看免费高清 |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毛片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 亚州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激情一级毛片久久久 |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 99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福利社在线视频 | 国产喷水女王在线播放 | 久久在线免费观看 | 操美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