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斌 ]——(2010-11-2) / 已閱18922次
正確區分連續犯和繼續犯的認定
謝斌
案例:
一、無業青年李某因好吃懶做,又想有錢花。某天其見一女兒獨自走在偏僻的小巷子,遂持刀上前準備搶劫。其在該女子身上搶得一部手機和少數現金及女子的銀行卡一張。因現金較少,男子遂威逼女子去銀行的柜員機取錢。在和女子取錢的過程中,李某被抓獲。
二、某男子孫某整天游手好閑,與同村男子王某預謀搶劫。一天晚上,他們在縣城雇了一輛拉客的三輪摩托車到偏遠的地方,搶劫了該車主。兩人得手后,到縣城的娛樂場所揮霍。兩人玩耍結束后,回家的路上,遇到獨自回家的青年張某,遂又搶劫了張某的財物。
問,以上兩起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該定何罪?
分析:
上述兩則案例中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狀態分別為連續犯和繼續犯,筆者將具體分析兩者的區分:
繼續犯,是指犯罪行為在一定時間內呈繼續狀態的犯罪。繼續犯的本質在于犯罪行為的繼續,即某種行為在一定時間內處于實施過程中。
繼續犯的構成要件:(1)繼續犯必須是基于一個犯罪故意實施一個危害行為的犯罪。所謂一個危害行為,是指主觀上出于一個犯罪故意,為了完成同一犯罪意圖所實施的一個犯罪行為。(2)繼續犯是持續地侵犯同一或相同客體的犯罪。(3)繼續犯是犯罪行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狀態同時處于持續過程中的犯罪。(4)繼續犯必須以持續一定時間或一定時間的持續性為成立條件。
連續犯,是指行為人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連續多次實施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態。
連續犯的基本構成要件是:
1、連續犯必須基于連續意圖支配下的數個同一犯罪故意。行為人的數個犯罪故意必須同一,而且性質必須相同,屬于刑法規定同一個犯罪故意。行為人數個性質同一的犯罪故意,必須源于其連續實施某種犯罪的主觀意圖。
2、行為人實施的數個危害行為必須能夠構成數個刑法規定的相對獨立的犯罪
3、連續犯所構成的數個犯罪行為之間必須具有連續性。認定數個犯罪之間是否具有連續性,應當堅持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的刑法基本原則。
4.法律特征。連續犯所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必須觸犯同一罪名。
繼續犯和連續犯的處斷原則:
對繼續犯設置了獨立的罪行單位,古對于繼續犯應按刑法規定以一罪論處,不實行數罪并罰。
對連續犯的處罰,我國一般采用從一重處斷原則。即按照行為人所觸犯的罪名從重或加重處罰。
理解繼續犯和連續犯應注意的問題:
對繼續犯的理解應注意時間持續性的理解:繼續犯的時間持續性,通常可以分解為作為成立繼續犯必要要件的時間持續性和作為繼續犯經常性特征的時間持續性。繼續犯的時間持續性,表現為基本構成時間和經常伴發其存在的從重處罰或加重構成時間的不間斷性。
對連續犯的理解應注意犯罪的連續意圖問題:連續意圖,是指行為人在著手實施一系列犯罪行為之前,對于即將實行的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的連續性的認識,并基于此種認識決意追求數個相對獨立的犯罪連續進行狀態實際發生的心理態度。連續意圖是決定是否成立連續犯的要素之一。行為人的連續意圖既定實施的犯罪行為與各個具體的犯罪故意,應同屬于刑法所規定的某一特定犯罪必要構成要件的內容。連續意圖必須形成于一系列呈連續狀態的犯罪行為實施之前,并在全部連續犯罪行為終了之前始終起支配作用。
荔浦縣人民法院 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