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av在线-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成人a毛片-九九热精品视频-久久精品在线-91免费视频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撿到儲蓄卡支取現金行為人應當如何定罪

    [ 劉德朝 ]——(2002-9-6) / 已閱17387次

    撿到儲蓄卡支取現金行為人應當如何定罪

    劉德朝


      2001年12月17日晚10點左右,王某乘出租車,下車時將身份證、交通銀行儲蓄卡等物品遺失在車內。第二天一大早,王某即趕赴交通銀行營業網點辦理掛失手續,不料卡內的25000元存款已于較早時間被人先后四次通過自動柜員機和銀行營業柜臺取走。銀行工作人員向當事人展示了銀行監控系統記錄下來的四次取款的圖像資料,王某指認取款人正是其所乘坐出租車的司機。對該出租車司機的行為如何定性,有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構成侵占罪。主要理由為:刑法第二百七十條明確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構成侵占罪。由于儲蓄卡中的現金是銀行代管,拿著儲蓄卡即可到銀行支取現金,遺忘儲蓄卡可以視為遺忘現金,而支取現金的行為,正是非法占有儲蓄卡中所存現金的具體體現。因此,如果丟失人找到該出租車司機向其索要,該出租車司機拒不交出,完全符合侵占罪的特征。雖然本案中王某遺忘的儲蓄卡有密碼,該出租車司機破解后將錢取出,只是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一種手段,也正是破解了密碼才能支取出現金。否則,拾到儲蓄卡后沒支取現金,就構不成犯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構成盜竊罪。主要理由為:儲蓄卡不是現金,要將儲蓄卡取出現金,需要破解儲蓄卡的密碼后才能到銀行支取現金。該出租車司機撿到儲蓄卡后,破解密碼的過程和到銀行取款的過程,是在其自認為丟失人不知道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應當視為秘密手段,符合盜竊罪的特征,構成盜竊罪。
      第三種觀點認為構成詐騙罪。主要理由為:行為人采取冒用他人儲蓄卡方法,隱瞞事實真象,從銀行騙取儲蓄卡所有人的儲蓄,數額較大,符合詐騙罪特征。
      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具體理由如下:
      1、從犯罪構成的角度看,侵占罪、盜竊罪和詐騙罪的特征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處,而又有質的區別。三者的共同點在于:侵害的客體都是他人財產的所有權;主觀上都是故意,而且犯罪的目的都是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客觀方面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且數額較大。但是,由于三者是三種不同的犯罪,因此,三者也有質的區別。
      區分三者的界限在于取得財物的手段不同。侵占罪的手段是將他人遺忘物撿到后,拒不交出。由于得到財物的手段并不是非法的,因此,構成此罪的要點在于得到財物后拒不交出。盜竊罪的手段是秘密地竊取他人財物,由于得到財物的手段本身就是非法的,因此,構成此罪的要點在于秘密竊取他人財物,詐騙罪的手段是隱瞞事實真象騙取他人財物。它的手段本身也是非法的,因此,構成此罪的要點在于隱瞞事實真象騙取他人財物。
      2、由于儲蓄卡不是現金,它的實際價值只是成本價(包括辦卡的費用),只有持卡到銀行支取現金或者持卡去消費才有實際價值,而儲蓄卡的成本價很低,達不到刑法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準。因此,撿到儲蓄卡拒不交出的行為不構成侵占罪。
      3、由于儲蓄卡中現金是由銀行代為保管的,不是持卡人實際保管,持他人的儲蓄卡到銀行支取現金,不是秘密竊取,而是從銀行公開將他人的現金取走的,因此,持他人的儲蓄卡到銀行支取現金的行為,不符合盜竊罪特征。
      4、用他人的儲蓄卡到銀行支取現金,隱瞞了事實真相,取得銀行的信任,才予以支付現金,完全符合詐騙罪的特征。一方面,由于儲蓄卡是銀行代為儲戶保管資金而發給儲戶的憑證,銀行與儲戶的關系實質是保管與代保管的關系,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28條第3款的規定,儲蓄卡及其賬戶“只限經發卡銀行批準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轉借”,而且使用儲蓄卡不需要出示身份證明,只要密碼輸入正確即可。因此,撿到他人的儲蓄卡,在破解密碼后去使用,使銀行誤認為使用人就是銀行批準的持卡人,實際上是騙取了銀行的信任,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銀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記卡。”第7條規定,“借記卡按功能不同分為轉賬卡(含儲蓄卡)、專用卡、儲值卡。”可見儲蓄卡屬于借記卡,而借記卡和信用卡統稱為銀行卡。使用撿來的儲蓄卡屬于冒用的性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及《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61條的規定,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雖然儲蓄卡不是信用卡,但冒用他人儲蓄卡和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性質都是相同的,都是隱瞞事實真象,騙取他人的財物行為,僅僅是對象不同而已。由于現行刑法規定的信用卡詐騙罪,對象僅指信用卡,不包括儲蓄卡,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則,不能使用類推,因此,冒用他人儲蓄卡的行為構不成信用卡詐騙罪,但應當構成一般詐騙罪。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视频在线a视频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 免费视频亚洲 | 黄色三级理论片 | 色秀视频在线观看88品善网 |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 美女视频免费黄色 | 欧美私人网站 |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第九 |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成年人免费小视频 | 色射网 | 玖玖玖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95在线 | 亚洲 |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午夜 | 欧美成人黄色网 | 深夜福利成人 | 亚洲免费一区 | 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 欧美xxx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播放网站 | 草草视频在线观看最新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在线免费一区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 |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日本 | 99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久视频免费精品6 | 日日摸天天摸狠狠摸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 | 国产一线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