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權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國家版權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國家版權局
國家版權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國家版權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國版發〔202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部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中國版權協會,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各版權相關單位:
現將《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國家版權局
2025年7月17日
關于加快推進版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全面提升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水平,推進版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服務人民、堅持創新引領、堅持法治保障,促進文化與學術繁榮,服務經濟工作大局,全面加強版權保護,全力推進版權運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到2030年,版權法律制度更加完善,版權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續提高;版權社會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版權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版權執法監管不斷加強,版權保護水平顯著提升;版權涉外工作深入推進,版權國際話語權、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版權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尊重版權的社會風尚和環境更加良好,版權保護社會滿意度保持較高水平。
二、構建較為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版權法律體系
(一)完善版權法律制度。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修訂工作,推進制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辦法。修訂《作品自愿登記試行辦法》《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等部門規章。推動《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等版權相關國際條約有效實施。
(二)完善相關領域和地方版權政策法規制度。健全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新興業態版權保護制度,完善體育賽事節目、綜藝節目、網絡直播等領域版權保護制度,完善舞臺藝術作品版權保護措施。支持指導各地區因地制宜出臺版權地方性法規規章等,統籌配置區域內版權產業發展資源,增強地方版權政策法規的協同、帶動效應。
三、完善版權社會服務體系,提升版權社會服務能力
(三)完善全國版權登記制度。進一步規范作品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著作權質權登記、涉外著作權合同登記、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合同及轉讓合同備案等工作,統一登記標準,規范登記流程,提升登記質量。研究建設全國統一的版權登記信息服務平臺,推動實現版權登記、查詢、監測、統計等一體化服務模式,推進版權登記線上辦理。
(四)強化版權貿易機制建設。持續發揮以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為龍頭的版權展會交易服務體系引領示范作用,鼓勵各地區舉辦市場化、社會化的版權展會和交易會。鼓勵電商企業等市場主體共建版權交易數字化平臺,推動版權交易數字化轉型。繼續開展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貿易基地)和創新發展基地建設。引導境外著作權認證機構積極參與版權展會和交易會,推進國際版權貿易快速健康發展。
(五)推進版權金融服務創新。優化版權質押融資服務,全面推進質押登記線上辦理。推進版權質押登記公示信息平臺建設,便利金融機構、社會公眾等查詢版權權屬狀態、許可使用、交易轉讓等關鍵數據信息。著力解決版權質押融資中的價值評估、風險補償、質物處置、工作機制等突出問題。支持指導各地區、相關行業開展版權保險、版權證券化等版權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版權金融政策宣傳和支持力度,完善版權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六)發揮版權社會組織作用。強化對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指導和監管,促進其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工作透明度,為權利人和使用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充分發揮版權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支持指導版權社會組織積極開展版權監測、版權鑒定、版權維權、糾紛調解、學術交流和版權宣傳等工作,不斷提升服務產業和社會的水平。鼓勵行業協會商會設立版權分支機構,參與版權治理體系建設。
(七)推動版權產業相關調研和統計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借鑒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相關調研方法,持續開展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工作,提升調研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指導性。推動依法制定《版權產業統計分類》,加強與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相銜接,建立工作機制,定期發布相關統計報告。支持和鼓勵相關地區或部門開展特定地區或特定行業的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工作。
四、全面加強版權保護,營造良好版權營商環境
(八)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指導各級執法部門開展版權執法工作。持續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青少年版權保護季、院線電影版權保護等專項行動,突出大案要案查辦和重點行業專項治理。
(九)突出版權保護重點領域。加強重點網站平臺版權監管,完善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及侵權防控機制建設,強化重點領域版權專項整治。加大對影視和網絡視聽、網絡文學、電商、搜索引擎等領域的版權保護力度。依法懲治版權領域惡意維權、虛假維權和非法集體管理等不法行為。
(十)強化協調聯動保護。加強版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有效銜接,與司法機關探索建立協同保護機制,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等制度。加強與“掃黃打非”、工信、公安、文旅、市場監管、網信等部門協調聯動和聯合監督檢查,提升侵權盜版打擊效能,促進版權要素市場健康發展。會同市場監管、發展改革等部門推動完善行業版權自律規范,建立健全版權信用監管體系。
(十一)完善版權糾紛調解機制。建立完善版權糾紛“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引導版權糾紛當事人積極運用相關機制定紛止爭,通過多種調解方式,有效降低版權訴訟發生率和版權糾紛矛盾升級概率。加強版權糾紛調解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十二)深入推進軟件正版化。充分發揮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持續鞏固政府機關、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進一步推進教育、衛生健康等重點行業和領域軟件正版化工作。開展軟件正版化督導檢查,持續將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五、加強版權對外交流合作,提升版權國際話語權
(十三)深化與國際組織、重點國家和地區的版權交流合作。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合作機制,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高層次版權交流合作,鞏固發展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版權對話合作機制。
(十四)積極參與版權領域國際規則的制定、完善和實施。推動保護廣播組織條約、保護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條約等國際版權規則制定。參與雙邊和區域性版權協定磋商,做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中的版權相關工作。
(十五)建立健全版權國際貿易服務機制。編制重點國家和地區版權營商環境指南,指導企業開展版權海外業務。繼續開展版權海外風險防控工作,推動建立多部門、多層級、多行業的國際版權聯動應對機制,支持我國企業在海外開展版權維權行動。支持各級版權機構和社會組織參與版權國際組織的相關活動,與海外同類機構建立聯系合作或代表關系。
(十六)加強版權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版權法律故事、版權產業故事、版權保護故事、版權國際合作故事等。利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專業會議等平臺,組織開展民間文藝、版權執法、中小企業創意產業發展、版權保護優秀案例等展覽展示。
六、創新版權宣傳方式,推動版權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十七)創新版權宣傳推廣方式。綜合運用文字、圖片、廣播、短視頻等多種載體,借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平臺聯動宣傳,利用知識產權宣傳周等平臺,不斷擴大版權宣傳影響力和覆蓋面。建立健全政府活動宣傳、媒體傳播報道、國際交流互鑒的版權宣傳格局。
(十八)發揮會議論壇展會的宣推作用。積極辦好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國際版權論壇、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等版權專業性會議論壇展會,發布年度版權保護權威信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版權相關會議論壇展會,展示版權成果、擴大版權影響力。鼓勵各地區各領域聚焦主題,組織開展專業化的版權會議,打造版權宣傳品牌。
(十九)加強青少年版權宣傳教育。有效運用各類新媒體平臺,發揮校園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通過版權專題講座、民間文學藝術活動、創意創新賽事及征文活動等方式引導青少年樹立版權保護意識,切實提升版權影響力。
(二十)引導企業擴大海外宣傳。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版權培訓、優秀版權示范企業展覽展示、多雙邊版權合作等活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國際化發展。
七、保障措施
全面加強黨對版權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版權主管部門牽頭協調、職能部門協同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機制。加強版權主管部門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按照職責分工,貫徹落實版權有關扶持政策,做好重點行業、重點工程、重要項目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追蹤發展動態,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加強版權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版權理論研究。建立全國版權工作專家庫,鼓勵推動高校成立版權智庫和研究教育基地。加強高校與版權主管部門、版權社會機構合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健全版權人才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暢通版權從業人員職稱申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