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
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
民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
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
民發〔202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為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民政部等12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民發〔2023〕71號)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作為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質效的重要舉措,建立完善以養老護理員為重點的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體制機制,落實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完善職業技能評價,暢通職業發展通道,促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優化結構、提升素質、壯大規模,為助力新時代新征程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到“十五五”末,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占比達到80%以上,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其他養老服務技能人才數量顯著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以養老護理員為重點,對從事養老服務技能類職業(工種)的技能人才實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對養老護理員等設有高級技師等級的養老服務技能類職業(工種),可在高級技師之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崗位),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形成“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見附件)。鼓勵具備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指導下,制定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崗位)評價規范并開展評聘工作。
(二)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嚴格條件、擇優遴選、動態調整的原則,省級民政部門會同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統籌本地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養老服務機構、人才實訓基地、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普通高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遴選一批符合條件的單位,經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成為本地區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堅持質量優先,嚴格控制省級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數量,原則上每個省份同一職業(工種)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不超過3個。
(三)規范組織實施和證書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應當遵循客觀、公正、規范原則,開展備案范圍內的養老服務技能類職業(工種)等級認定工作,依據相關國家職業標準,通過理論知識考試、操作技能考核、綜合評審等方式開展評價。對考核合格的人員,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編碼規則和樣式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規定制定,按規定實現全國范圍內查詢驗證。
(四)建立常態化考核認定機制。民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指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和人才發展需要,每年定期開展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指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強化考務人員培養和儲備,推進考務人員、命題專家、考評員、督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民政部門要指導推動用人單位對養老護理員等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全面開展崗前培訓,并對取得職業技能等級的人員定期組織業務知識和實操技能培訓。支持用人單位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術攻關、揭榜領題等相結合,對依據國家職業標準舉辦的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選手,按規定晉升相應職業技能等級。支持勞務派遣人員在實際用工單位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五)加強職業研究和標準教材建設。民政部門要根據養老服務領域職業結構變化,及時研究申報新職業新工種。民政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結合養老服務行業人才培養需求,及時組織制修訂養老服務領域職業(工種)國家職業標準,加強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材開發和試題庫建設。
(六)促進認定結果與培養使用待遇相結合。民政部門要指導用人單位加大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的經費投入保障力度,推動建立評價與使用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鼓勵養老服務機構結合用人需求,根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結果合理安排使用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并將職業技能等級作為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推動建立與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相匹配的崗位績效工資制。機關事業單位工勤(工勤技能)人員的職業技能等級(崗位)設置和薪酬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鼓勵在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評定、質量評價、補貼支持等工作中,加大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等養老服務技能人才配置情況所占評價權重,并在同等條件下將其作為養老服務機構參與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合作招投標的重要評價指標。
(七)拓展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空間。民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積極拓寬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相關職稱評審和職業資格考試,鼓勵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搭建兩類人才成長“立交橋”。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打破學歷、資歷、年齡、比例等限制,對技能高超、業績突出的一線職工,可直接認定高級工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對解決重大技術難題和重大質量問題、技術創新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師帶徒”業績突出的高技能人才,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健全養老服務行業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引導用人單位工資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傾斜,高技能人才人均工資增幅不低于本單位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人均工資增幅。加強對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依法依章程推薦高技能人才作為各級“兩代表一委員”人選,選拔推薦高技能人才參加各級各類評選。
三、組織實施保障
(八)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民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培養工作隊伍,加強督促指導,不斷提高評價質量。民政部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加強溝通協調,統籌民政職業大學、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等力量,做好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指導、相關國家職業標準制修訂、培訓教材及試題庫開發等工作。
(九)強化監督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民政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本地區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及其認定活動的監督管理,對認定活動開展效果評估,結合評估結果依法依規對機構進行動態調整,對存在虛假評價、違規發證等問題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并撤銷其認定資格,確保評價過程科學合理、客觀公正。
(十)分步有序推進。各地民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全覆蓋、可及性、專業性的要求,統籌本地區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發展需求,加快建立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評價服務體系,制定完善符合本地區實際的推進實施方案。要建立常態化認定機制,及時研究解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存在的困難問題,有序有效推進工作穩步實施。
(十一)注重宣傳引導。大力宣傳在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中成績突出、效果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大力宣傳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優秀典型,樹立行業楷模,弘揚工匠精神,增強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濃厚氛圍。
省級民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數據會商,對本地區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情況及時匯總和統計分析,重點掌握養老護理員等養老服務技能人才新增持證、相關激勵保障等情況,對于本地區在工作推進過程形成的經驗做法及遇到的困難問題,及時報送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附件: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崗位)要求
民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25年3月13日
附件
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崗位)要求
序號
級別名稱
基本要求
實施機構
1
學徒工
能夠基本完成本職業某一方面的主要工作
用人單位
2
初級工
能夠運用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
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
3
中級工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在特定情況下,能夠運用專門技能完成技術較為復雜的工作;能夠與他人合作
4
高級工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和專門技能完成本職業較為復雜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規性的工作;能夠獨立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夠指導和培訓初、中級工
5
技 師
能夠熟練運用專門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本職業復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掌握本職業的關鍵技術技能,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技術或工藝難題;在技術技能方面有創新;能夠指導和培訓初、中、高級工;具有一定的技術管理能力
6
高級技師
能夠熟練運用專門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職業的各個領域完成復雜的、非常規性工作;熟練掌握本職業的關鍵技術技能,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高難度的技術問題或工藝難題;在技術攻關和工藝革新方面有創新;能夠組織開展技術改造、技術革新活動;能夠組織開展系統的專業技術培訓;具有技術管理能力
7
特級技師
在生產科研一線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業績貢獻突出的“企業高技能領軍人才”。能夠熟練運用專門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職業各個領域完成復雜的、非常規性工作;精通本職業及相關職業的重要理論原理及關鍵技術技能,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高難度的技術問題或工藝難題;承擔傳授技藝的任務,在技能人才梯隊培養上作出突出貢獻
省級及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指導用人單位實施
8
首席技師
在技術技能領域作出重大貢獻,或在本地區、本行業企業具有公認的高超技能、精湛技藝的“地方或行業企業高技能領軍人才”。為地方、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為國家重大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技術創新、發明等作出突出貢獻,在地方、行業企業的技術進步與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專業水平在地方、行業企業具有很高認可度和影響力
省級及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指導用人單位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