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關于印發《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等
關于印發《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產煤�。▍^、市)煤炭行業管理部門、財政廳(局)、國土資源廳(局)、環境保護廳(局),中央管理煤炭企業:
為推進煤炭生產方式變革,解決“三下”(建筑物下、鐵路下、水體下等)壓煤和邊角殘煤等資源開采問題,提高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改善礦區環境,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和環境保護部研究制定了《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F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附件: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
http://zfxxgk.nea.gov.cn/auto85/201302/P020130204382697164885.pdf
國家能源局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環境保護部
2013年1月9日
附件:
煤礦充填開采工作指導意見
為推進煤炭生產方式變革,解決“三下”(建筑物下、鐵路下、 水體下等,下同)壓煤和邊角殘煤等資源開采問題,提高煤炭資 源開發利用水平,改善礦區環境,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建設 和諧社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 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要 求,研究制定本意見。
一、現實背景和重要意義
(一)煤礦開采技術亟待創新。我國人均煤炭資源擁有量較 少,“三下”壓煤量較大,礦井正常生產接續受到影響;常規垮落 法煤炭開采方式引發地表沉陷和地下水及含水層破壞,造成地表 建筑物損毀;大量矸石直接外排堆存,占壓土地、污染環境。這 些問題亟待通過開采技術創新予以解決。
(二)充填開采技術逐步成熟。充填開采是隨著回采工作面 的推進,向采空區充填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以及專用充填材 料的煤炭開采技術。近年來,部分煤礦企業積極探索并實施了煤 矸石等固體材料充填、膏體材料充填、高水材料充填等多種充填 工藝技術,集成創新了較為成熟的充填開采技術和裝備,提高了 資源回收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環境效益,具備了一定的推廣 應用條件。
(三)實施充填開采具有重要意義。實施充填開采,可以減 少井下采空區水、瓦斯積聚空間,降低采空區突水、瓦斯爆炸、 有害氣體突出、浮煤自燃等事故發生可能性,抑制煤層及頂底板 的動力現象,提高礦井安全保障程度;可以充分回收“三下”壓 煤和邊角殘煤,延長礦井服務年限;可以大量消化矸石,減輕煤 炭開采對地表的影響,減少耕地占用和礦區村莊搬遷,保護和改 善礦區生態環境,促進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ㄋ模┲笇枷搿X瀼芈鋵嵖茖W發展觀,以建設綠色生態和諧 礦區為目標,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三下”壓煤地區和環境敏 感地區為重點,加強政策引導,強化規范管理,因地制宜,不斷 創新,大力推廣充填開采技術,促進安全有保障、資源利用率高、 環境污染少、綜合效益好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煤炭工業體系建設。
(五)主要目標。安全保障程度不斷提高。通過充填開采、 以矸換煤,為“三下”壓煤和邊角殘煤等資源回收創造安全生產 條件。資源節約效果逐步顯現。實施充填開采的“三下”煤炭資 源,中厚煤層采區回采率達到 85%以上,薄煤層采區回采率達到 90%以上;對留設煤柱和邊角殘煤實施以矸換煤開采的,回采率達 到 70%以上。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地面基本實現無矸石山堆 存,地表變形和次生地質災害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系和地面生 態環境破壞程度大幅度降低。
三、實施要求
(六)科學規劃充填區域。煤礦企業要通過科學論證,努力擴大充填范圍,在確保生產安全和保護地面生態環境的前提下, 實現“三下”壓煤和各種保安煤柱、邊角殘煤等煤炭資源的充分 回收。充填開采首先在“三下”壓煤區域推廣。進入生產中后期 的礦井,要積極采取充填開采置換保安煤柱、邊角殘煤等煤炭資 源。無“三下”壓煤的煤礦在礦井和采區設計布置中,可根據礦 井客觀條件,規劃一定區域,優先采用充填開采。充填區域的選 擇及充填開采方案應與土地復墾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 治理方案有機結合。
(七)切實保護村莊、農田和地下水。 在人口密集地區的村 莊下采煤,經論證不宜搬遷村莊的,要采用充填開采方式,保障 居民正常生產生活。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區下采煤,要做 好規劃和設計,確定充填開采區域銜接順序,避免地表二次治理。 在需要保水開采的區域,可采用充填開采方式,避免煤炭開采破 壞地下水及含水層。
�。ò耍┓步開展禁采區充填試采。經論證充填開采能夠保證 達到地面安全保護規定的禁采區域,經省級及以上煤炭行業管理 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批準后可進行充填試采。試采過程中,必須加 強對應區域的地表變形觀測,及時調整充填參數,確保原禁采區 設立目標不受影響。
�。ň牛┖侠磉x擇充填材料。充填材料必須對地下水無污染, 凡對地下水水質有影響的,必須預先進行無毒、無害化處理,避 免充填材料污染地下水及含水層。要多渠道收集各種充填材料, 鼓勵充填材料選擇與建筑垃圾處理、河道清淤、沙漠流沙治理等相結合。
�。ㄊ┏浞掷妹喉肥P陆旱V不再設立永久性地面矸石 山,臨時周轉堆存的煤矸石要制定綜合利用方案,優先用于井下 充填。既有煤礦已經排放的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不得在地面長時 間堆存,要積極開展綜合利用,重點用于保安煤柱、邊角殘煤置 換開采和建筑材料生產。鼓勵煤礦在井下進行毛煤預排矸或建設 井下選煤系統,矸石直接在井下用于充填開采,減少提升能耗和 無效運輸。煤礦要根據年矸石固體廢棄物排放總量,統籌安排煤 柱留設、充填開采區域布置和采區接替,為實施充填開采創造有 利條件。
�。ㄊ唬┯行Ю梅勖夯液蜖t渣。煤矸石綜合利用電站和坑 口電站排放的粉煤灰和爐渣,凡不能繼續進行綜合利用的,應優 先用于附近煤礦充填開采,減少土地占壓和環境污染。
�。ㄊ﹥灮涮罟に�。井下充填開采應采用機械化充填裝 備,減輕從業人員勞動強度,加強安全管理,保證充填效果。具 體充填工藝結合礦井煤層賦存條件、充填材料種類及可獲得性統 籌考慮。
(十三)保證充填效果。實施充填開采,應根據地面保護體 和生態環境情況確定充填率指標,設計充填開采工藝,努力實現 地面保護體免受擾動,最大限度降低對土地的損毀及地表生態環 境的影響。對薄煤層、中厚煤層實施充填開采,煤矸石、尾礦、 建筑垃圾等固體材料充填率應達到 80%以上;膏體、似膏體材料 充填率應達到 85%以上;高水、超高水材料充填率應達到 90%以上,以利于土地復墾利用和生態環境恢復。
�。ㄊ模﹪栏癯涮钣嬃俊C旱V企業在編制充填開采設計時, 應根據地質資料、回采率要求等初步測算充填開采煤炭產量。實 施過程中,應在充填開采工作面運煤皮帶安裝計量裝置,準確計 量充填開采煤炭產量;從地面向井下輸送充填材料的,應在充填 進料管路安裝計量裝置,及時統計充填材料用量。所有計量裝置 必須符合國家計量標準,并實現數據在線監控。
�。ㄊ澹┞鋵嵜旱V企業領導職責。煤礦企業法人是充填開采 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企業的充填開采工作�?偣こ處� 是第一技術負責人,組織制定和論證充填開采方案,協助企業法 人制定完善的責任規章和日常生產運行管理制度。
�。ㄊ⿵娀髽I內部管理。實施充填開采的煤礦企業要按 照目標明確、組織健全、責任落實、措施到位、逐級考核、嚴格 獎懲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加強充填開采效果監測, 做好巖層地表移動觀測,建立充填開采臺賬,確保充填開采有關 數據真實可靠。
�。ㄊ撸┘訌娬块T監管。煤礦企業實施充填開采應制定 規劃和設計,報省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批準后實施。省級煤炭行 業管理部門(或授權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每年要對煤礦企業充 填開采工作進行考核,并會同財政、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對 企業申報的充填規模、置換原煤產量、充填效果做出鑒定。
四、保障措施
(十八)建立標準和評估體系。國家煤炭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充填開采工藝、裝備、材料、效果等行業技術標準,建立健 全評估機制和評價體系。地方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可根據國家有關 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區域性標準和管理辦法。
�。ㄊ牛┘哟筚Y金支持力度。煤礦企業實施充填開采,可作 為重大技術改造、產業升級、生態環保、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符 合相關要求的,優先享受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充填開采置換出的 原煤產量經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同意 后,可相應減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ǘ┕膭罴夹g開發與轉讓。 國家支持煤礦企業開展充填 開采技術改造、技術研發和技術引進。鼓勵已經開展充填開采的 煤礦企業進行技術轉讓,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由此取得的收入, 可以按現行規定享受國家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ǘ唬┘訌娦麄鹘涣鳌4罅π麄髅旱V實施充填開采的重 要意義,宣傳煤礦充填開采在保障安全生產、提高資源回收率、 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行業協會、科研機構要加強信 息、技術交流和咨詢、推廣工作,促進煤礦企業實施充填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