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平民初字第06132號
——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法院(2014-11-21)
(2014)平民初字第06132號
原告陳×1,男,1927年7月5日出生。
原告張×,女,1931年4月16日出生。
二原告委托代理人胡文同,男,北京市平谷區馬昌營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陳×2,男,1953年11月29日出生。
被告陳×3,男,1956年3月11日出生。
被告陳×4,女,1958年10月27日出生。
被告陳×5,男,1963年12月23日出生。
原告陳×1、張×與被告陳×2、陳×3、陳×4、陳×5贍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1、張×及其委托代理人胡文同,被告陳×2、陳×3、陳×4、陳×5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二原告訴稱:二原告系夫妻關系,共生育三子一女。近年來由于國家、集體不定時地發給二原告一些生活撫恤資金和財務,從中減輕了子女們的負擔?墒,四被告唯恐二原告用這些生活撫恤金偏袒其中個別子女,從而產生矛盾,甚至個別子女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爭占財產,無奈之下,我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1、四被告自2014年10月1日起,每人每月各給付二原告贍養費300元;2、二原告的患病治療費用(由個人承擔部分)由四被告均擔;3、準許二原告長期在×大街×號院房屋居住生活;4、被告陳×5返還原告所有的存單、銀行儲蓄卡、身份證以及撫恤金的存折。
被告陳×2、陳×3辯稱,村委會每月給付二原告生活費3800元,國家每年還給付陳×12.6萬元。二原告的收入已經足夠其生活支出、看病,不同意給付二原告生活費,也不同意承擔醫療費,同意二原告在×大街×號房屋居住。
被告陳×5辯稱:同意被告陳×2、陳×3的答辯意見。除此以外,因為二原告沒有支取能力,二原告的身份證、存折等不同意返還,我兄弟三人每月從存折中取出2300元,給我姐姐陳×4用于照顧二原告。故我不同意返還上述證件及存折。
被告陳×4辯稱:我同意二原告的前三項訴訟請求,原告的第四項請求與我無關。
經審理查明:二原告系夫妻關系,二人婚后生育三子一女,長子陳×2、次子陳×3、三子陳×5,長女陳×4,F雙方因二原告的贍養問題產生糾紛,為此二原告訴至本院,要求四被告按其訴訟請求履行贍養義務。訴訟過程中,二原告只要求四被告每月各支付300元生活費及各承擔四分之一醫療費,放棄了其他訴訟請求。
經查,二原告每月從平谷×街道辦事處×村委會領取生活費及補助、存整建制轉非超轉人員工資合計1500余元。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北京市平谷區×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開具的證明等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二原告現已年邁,四被告作為二原告子女,應對二原告履行贍養義務,F二原告要求四被告每月給付生活費、均擔醫療費用,本院予以支持。但二原告要求的贍養費金額較高,本院結合雙方的實際情況予以酌定。對于原告放棄的訴訟請求,本院準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自二○一四年十月起,被告陳×3、陳×2、陳×5、陳×4每月各給付原告陳×1、張×贍養費二百元(二○一四年十月至二○一五年十二月的贍養費三千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執行;自二○一六年起,四被告于每年一月三十日前各給付二原告當年的二千四百元);
二、自二○一四年十月起,原告陳×1、張×的醫療費(在報銷醫療保險后的由個人支付部分),由被告陳×2、陳×3、陳×5、陳×4各負擔四分之一(于每年四月三十日前,憑上一年度的醫療費票據結算);
三、駁回原告陳×1、張×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三十五元,由被告陳×2、陳×3、陳×5、陳×4各負擔八元七角五分(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何術清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書記員 劉姍姍
===================================================
聲明:
本站收錄的二十萬件裁判文書均來自法院官方網站公開信息,
本站裁判文書欄目不會接受任何個人或企業提供的裁判文書。
如您認為內容涉及個人或企業隱私,要求修改或刪除的,
請將網址發郵件至:

我們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和您聯系妥善處理
===================================================